齐字的取名含义 齐字五行属什么
齐字五行属金;
齐字取名的寓意是指成功、治理、领导力之意
齐字的取名含义意为完全、同样、达到;亦指中国朝代名之义
齐字取名忌讳:
1、齐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齐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2、齐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齐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齐字,晚辈忌讳用齐字取名。
齐字取名本意:
齐(齊)
qí
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
齐整。
参差不齐。
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
河水齐腰深。
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
齐声。
齐心协力。
一齐前进。
全;完全:齐全。
人到齐了。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
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
北朝齐。
全
齐字详解:
齐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。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,表示地面。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)
同本义
齬,禾麦吐穗上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立如齐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整齐
其君齐明衷正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为齐敬也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气候不齐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上下方整,前后齐平。——王羲之《题笔阵图》
进退得齐焉。——《白虎通·礼乐》
又如齐均(整齐均匀);齐贝(整齐的贝壳。即编贝”);齐肃(整齐严肃)
平等
齐明而不竭。——《荀子·脩
齐(齬)qí
⒈一致,不乱,一同,等同~心。整~。一~。百花~放。水深~腰。
⒉全,完全~全。人到~了。
⒊治理~家。~民。
⒋周代诸侯国名,战国时七雄之一,在今山东东北及河北东南一带。
⒌朝代名
①南朝之一,又称南齐,公元479-502年。第一代君主是萧道成。
②北朝之一,又称北齐,公元550-577年。第一代君主是高洋。
齐jī1.通跻。升;登。2.通齑。指用酱拌和切碎的菜和肉。泛指酱菜或腌菜。
齐zhāi1.庄重;严肃恭敬。2.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礼前整洁身心,以示庄敬。3.古人祭祀或典礼所居的宫室,所用的器物。参见齐宫﹑齐服﹑齐牛。
齐jì1.后作剂。将多种药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药物。2.泛指药料。3.后作剂。调剂;调和。4.后作剂。酌量。5.后作剂。分量。6.后作剂。量词
。多用以计量药物。7.后作剂。指调味品。8.后作剂。差别。9.带糟的浊酒。10.引申指酿造。11.合金。12.界限。13.指极限。14.限制;局限。
15.通济。成功;成熟。16.通济。助长;辅助。17.通济。止息;平定。18.通济∶;顺利。19.通齮。疾。敏捷;快速。参见齐给﹑齐疾。20.通齮
。疾。明智。参见齐圣。21.通齮。疾。辨明。《易.系辞上》齐小大者存乎卦。韩康伯注齐,犹言辩也。一说,齐,列,序列。见清愈樾《诸子平议.周易二
》﹑高亨《周易大传今注》卷五。
齐zī1.古指长衣下部的缉边。2.泛指长衣的下摆。3.谓将丧服下部的边折转缝起来。4.引申指丧服。参见齐衰﹑齐斩。5.通资。财物。6.通资。见齐
斧。7.通茨。蒺藜。一种有刺的野生草本植物。8.通粢。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。
齐jiǎn1.通剪。修剪;截断。2.通醮。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。